時報更新日期:2008/09/17 09:31 【工商時報 魏喬怡/台北報導】



 自從美國保險鉅子AIG驚傳財務危機,身為台灣子公司的南山人壽保戶也成了驚弓之鳥,傳出開始有保戶解約潮。不過,保險專家們指出,其實保單解約對消費者來說是最不划算的,且國內的保險公司財務都有受到保險局的監管,大可不必因為美國母公司財務危機而解約。


 


 南山人壽昨日駁斥有解約潮之事,表示的確有眾多保戶來詢問,但真正解約的不多。南山人壽發言人潘玲嬌強調,由於子公司財務獨立運作,南山人壽的營運並不會受到母公司的影響,保戶的權益也不會有損。


 


 政大風險管理暨保險系系主任王儷玲認為,南山人壽保戶目前沒必要為了母公司AIG財務問題而去作解約的動作。因為母、子公司的財務各自獨立,且台灣的保險公司都有受到保險局的監管,除非是南山人壽本身有財務危機,保戶才需要擔心。


 


 實踐大學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系主任彭金隆也認為,不需要在此時解約,以他自己來說就是南山人壽的保戶,他評估目前並沒有解約的急迫性。


 


 他指出,解約立即遭受三種損失,一是依法保險公司可收取提前解約費用;二是保戶無法立即拿到現金,據規定,保險公司最慢可一個月後再給解約金。三是解約後再也無法以同樣價格買到同樣的保障。


 


 彭金隆也指出,目前看來南山人壽最壞的情況就是股東換人作,可能AIG被某家集團併購後就取得南山人壽持股,但這不會影響到保戶權益。


 


 那南山人壽有沒有財務危機?目前政府用資本適足率來監管保險公司的財務穩健度,而今年6月底南山人壽的資本適足未達200%的最低標準,但彭金隆認為這不代表南山人壽就有財務危機,因這只是其中一個指標。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bipq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