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歷史經驗顯示,投資人在市況不佳時,因過度恐慌,反而容易將手中的股票型基金贖回以換取現金,或者轉申購至類似現金的貨幣市場基金(money market fund)做為暫時停泊之用,但多數投資人往往在股市的最低點,持有相對高比重的現金部位,而錯失了逢低進場佈局的適合時點。

友邦投顧表示,根據JPMorgan最新研究報告顯示,目前美國貨幣市場基金的資產規模已接近美股總市值的30%,而這項數據正好與過去五年美股最低點2002年10月9日以及次低點2003年3月12日時的情況完全雷同。

市場退場觀望的現金水位已達股市低檔水準

 

 

 

友邦投顧指出,這次雷曼破產及美林的收購案雖使美股有短期下跌的風險,但若以中、長期的投資視角來思考,此時卻蘊釀著美股由空翻多的契機。

另一方面,根據歷史經驗,RTC(資產清理信託公司)於1989年8月開始運作用後,美股並未立即出現明顯向上或向下的趨勢。股市先是橫向盤整約11個月的時間後,至1990年7月份才出現較為顯著的跌幅,但之後股市很快地在三個月內落底(1990年10月),整波跌幅也控制在20%的水準。 

因此,自RTC設立至股市正式落底約歷經14個月的時間,最大跌幅為20%。但自此以後,美股卻展開了將近10年的超級多頭市場,直到2000年3月份才以科技泡沫破滅,暫時畫下休止符;期間僅1998年的暴發的避險基金LTCM倒閉事件及俄羅斯金融危機,才讓股市出現20%以上的跌幅(22%,以S&P 500指數盤中高、低點計算)。

友邦投顧表示,以美股自去年10月份展開的熊市來說,到2008年9月22日,S&P500指數整波跌幅已達26%,早已超越前述80年代末/90年代初「儲貸危機」的最大跌幅。此外,這波跌勢亦已接近1957年以來,9次熊市32%的平均跌幅。因此就「空間」來看,這波熊市可能已接近滿足點。

友邦投顧進一步指出,就「時間」而言,美股亦出現落底契機,因為自1957年以來,美股熊市平均下跌的時間約13個月,與這波已歷時11個月的跌勢相仿。再者,歷史經驗顯示美股於第四季落底的機率最高,1957年以來的9次空頭市場就有6次是在第四季落底。

友邦投顧指出,雖然目前市場信心依然薄弱,美國政府的完整救市計劃仍未拍板定案,也不排除股市有最後一波急殺的可能性。但以目前市場這麼高的現金水位研判,此時出脫持股賣在相對低點的風險可能已高於市場短期波動對投資人帶來的心理壓力。

友邦投顧表示,根據Lipper統計,在跌勢之初開始定期定額扣款,也就是所謂的「危機入市」,長期下來累積的報酬率反而高於苦等至漲勢之初才開始扣款,建議投資人可採定期定額佈局美股,攤平進場成本。若想要單筆進場,則建議在道瓊工業指數站穩12,000點,即突破約三個月的盤整區間後,再伺機進場。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bipq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