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蔡靜紋/2008.09.01



今年上半年的匯兌損失與股市下挫,嚴重影響保險公司的資本適足率(RBC)。依據昨(29)日各公司公布資料,除了去年底資本適足率就不到法定標準的幸福、國寶、國華、興農等四家壽險公司之外,今年「不及格」名單增加了南山、富邦、台灣、遠雄、宏泰、保誠、全球等七家壽險公司,這項統計還不包括外商保險公司在台分公司。除非下半年可好轉,否則上述公司必須辦理增資以強化財務結構。



金管會要求,在8月底前,壽險業者必須公布6月底的資本適足率,分成「300%以上」、「200%~300%」、「200%以下」三個級距來公布。



依據各公司網站上公布的資料,第一英傑華人壽一家還有300%以上,是上半年整體壽險業(不包括外商壽險在台分公司)唯一一家RBC還可以撐在300%的公司。



本土壽險業龍頭-國泰、新光,則在200%至300%的水準。富邦、台壽保、遠雄、宏泰等4家公司從原本的安全區跌到200%以下。富邦人壽內部估計年底前將辦理約50億元增資,台灣人壽8月上旬董事會已通過將發行2億股現金增資新股,以其近期股價水準來看,估計今年增資總金額應也在50億元上下。



外商的部分,ING安泰、安聯、大都會、紐約、保德信、三商美邦等均在200%至300%的正常水準,南山、全球、保誠均跌破200%,當中又以全球人壽的變動最大,去年底還在300%以上,今年上半年已不足200%。



壽險業者今年以來面臨嚴峻的經營環境,國壽、新壽等二大壽險公司今年上半年已先後辦理150億、100億元的現金增資。外商壽險子公司方面,包括南山、國際紐約、大都會、美商安達保險等均已辦理過增資,以提升RBC,當中以南山的115億元規模最大,大都會國際人壽增資6.6億元、國際紐約人壽增資8.75億元。





對於南山等外商公司的RBC轉差,壽險業者表示,除次貸風暴因素外,多數外商保險公司將大多數資產組合都放在備供出售項下,是導致其財報大起大落的原因之一,連帶也影響了RBC的穩定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bipq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