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有朋友問道,投資型保單和基金搭配一年期壽險,有何差別?



亦有反投資型保險人士倡導一年期壽險搭配單買基金即可,他們主張的是【一年期壽險附加附用才幾百元,投資型附加費用那麼高,全部加起來5年要150%!】



然而,真的是這樣嗎?一年幾百元,那20年呢?40年呢?一年期壽險屬自然費率,隨年齡越高保費越貴,附加費用一樣都是35%﹝*銀人壽一年期壽險﹞,累積下來所扣的附加費可不比投資型保單少!





【附加費用為保險公司收取的費用,扣除附加費用即是保險成本】





費用篇:



保障方面之附加費用



目前投資型保單﹝前收型﹞皆有附加費用,依現行規定5年內不得超過150%。也常常有朋友問道,那買【一年期壽險和定期定額買基金】和【投資型保單】哪個比較好呢?



如果只是作短年期規劃的話,無疑買基金加上一年期壽險即可,但若中、長期規劃的話,投資型保單的附加費用其實比一年期定期險長期下來的附加費用還要少很多!



★本案例以男性、壽險保障100萬為例:



以年繳6萬的投資型保單,5年總附加費用為9萬﹝6萬*150%﹞;一年期定期壽險﹝附加費用35%﹞20歲~60歲總附加費用為84850元﹝100萬保障﹞。保額若為200萬,投資型保單附加費用還是9萬;一年期定期壽險附加費用則變為16萬8千元。







★投資型保單將附加費用收於前幾年,壽險保障無附加費用;基金搭配一年期壽險,每年壽險即收一次附加費用。長期而言,反而投資型保單效益較佳。



基金轉換、買/賣手續費



買基金或投資型保單,哪方面比較省?



★投資型保單有免費轉換次數,在一定次數內轉換是完全免費的﹝甚至有無限次數之投資型保單﹞



惟各家保險公司之規定不同,次數限制越寬鬆,對消費者們越有利。



★單買基金的話要收申購手續費為1.5%~3.0%左右﹝大戶或網路申購有折扣﹞



加值回饋



★各投資型保單的回饋方式不一,亦有投資型保單是完全無回饋機制。



★單買基金搭配一年期定期壽險,有回饋機制嗎?



豁免保費



我們累積財富這段時間會不會有風險?



發生了風險,因事故導致殘缺無法賺錢時,銀行會幫我們定期定額買基金嗎?



而投資型保單的豁免保費機制能繼續幫我們繳交投資型保單的保費,讓我們不會因此而中斷財富的累積。



總結:投資型保單不是不好,只是因為附加費用在前幾年收的比較多,前幾年進場投資的錢不多,所以在業務員沒有告知清楚,買、賣雙方沒有意識上的共識情況之下,造成誤解,以中長期作規劃,投資型保單反而更具優勢。



 



投資型保單可以內附醫療險、意外險﹝稱之為內扣型附約﹞,比外加式附約或ˋ傳統保單更便宜,因為內扣型附約沒有附加費用。﹝目前有內扣型附約的投資型保單不多,很多都是還要再額外付費的外加式附約﹞





善用附加險 保費省更多(經濟日報)




主約的附加費用最高,可能占保費三成,是保費較高的原因;若附加於壽險上,則附加費比率約二成;若是從投資型保單的保單帳戶價值內扣,依規定不得有附加費用,所以保費在三種管道中最低。





依法令規定,投資型保單目前可附加的險種僅傷害險、醫療險。若保戶投保的保險公司,提供壽險及投資型保單可附加醫療險,若投資型保單的醫療險保費採內扣者,想加保醫療險的管道自然以附加在投資型保單優先,保費約可便宜二至三成。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型保單的傷害險、醫療險附約保費分為外加式、內扣式。舉例來說,若主約保費為2萬元、醫療險附約為5,000元,外加式保單的保戶必須繳2.5萬元,若是內扣式保單,則保戶繳交的保費還是2萬元,附約的保費從保單價值扣繳。可提供消費者較便宜保費的管道是「內扣式」,若消費者投保的是外加式,則節省的保費可能與壽險附約差不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bipq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