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月有120名女性及1名男性死於乳癌!




近幾年來,台灣的乳癌案例一直急速上升,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95年國內的乳癌門診人數為5萬3,979人,較94年的4萬9,717人,增加了4,262人。




國內10大癌症之中,乳癌、子宮頸癌都是死亡率相當高的女性疾病,其中,乳癌為患尤深。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去(95)年台灣地區因癌症死亡的女性共有1萬3,570人,其中,死於乳癌者有1,439人,因為乳癌接受門診或住院治療的女性,高達5萬3,979人。乳癌已經成為現代女性不容輕忽的疾病。

現代保險金融理財雜誌企劃製作「理財保險大家談」電視節目,為此特別邀請台北大學附設醫院癌症治療中心執行長邱仲峰及南山人壽理賠部資深經理李淑娟,探討如何預防與治療乳癌?保險又能夠提供哪些保障?




乳癌的生成原因




邱仲峰指出,乳癌的成因主要與女性荷爾蒙分泌情況有關。乳房有相當多的荷爾蒙接受體,當女性荷爾蒙分泌不平衡時,就會刺激乳房,長期下來,組織容易產生病變,形成乳癌。



至於什麼情況會造成女性荷爾蒙分泌失調?

邱仲峰表示,女性生理期太早開始(12歲以前)、太晚結束(55歲以後),或者因為避孕或治療疾病,必須長期服用女性荷爾蒙藥物等,都可能會影響女性荷爾蒙正常分泌,必須要格外注意。



不過,邱仲峰也強調,一般來說,只要在醫生的監控下,都不用太擔心。但時下有些民眾會自行購買健康食品,因此不知不覺中攝取太多女性荷爾蒙,要格外小心,除了一定要認明認證標章外,服用時須注意劑量。



飲食也是導致女性罹患乳癌的元兇之一。比如纖維素的攝取量太少,或者脂肪的攝取量太高,都會影響荷爾蒙分泌比例。



女性身材的胖瘦,也會有直接的影響。邱仲峰表示,女性荷爾蒙並非完全靠卵巢分泌,脂肪代謝也是來源之一,而身材胖的人因脂肪較多,女性荷爾蒙的分泌量,通常也比身材瘦的人多,因此乳房接受體更容易受到刺激,導致乳癌的罹患機率提高。



此外,「遺傳」也和乳癌有密切關係。尤其如果有一親等之內的親屬,罹患乳癌,則這個家族的成員罹患乳癌的比例,通常就會比一般人高出許多,也會被直接列入乳癌的高危險群。



其他潛在危險




乳房是女性非常重要的象徵,有些女性會利用隆乳的方式,讓本身更有自信或更加美麗,但這種做法也隱藏很多危險。



邱仲峰解釋,雖然隆乳不會增加乳癌的罹患率,但會提升乳癌檢查的困難度,連最基本的觸診或超音波檢查都有困難,因此只能使用X光攝影或電腦核磁共振等昂貴且不方便的檢查方式。



那麼,變性人是否也會罹患乳癌呢?邱仲峰表示,醫學上並沒有針對變性人做相關統計,不過,男性體質的荷爾蒙接受體大多為陰性反應,組織比較不容易受到荷爾蒙刺激,因此,即使作了變性手術,發生乳房病變的機率通常不像女性那麼高。




養成自我檢查習慣




李淑娟表示,對女性而言,幾乎每個年齡層都有可能罹患乳癌。以南山人壽處理過的乳癌理賠案例來看,從幼稚園到60、70歲的女性都有,而40歲左右的女性則最多。



邱仲峰建議,女性進入青春期之後,就應該養成自我檢測的習慣。35歲以後,除了自行檢查以外,最好再找專業醫師進行專業觸診。而40歲以上的女性,最好還能夠每2、3年就做一次乳房X光攝影,以加強乳癌篩檢與防治。




乳癌治癒的成功率高




與肝癌、肺癌比較起來,邱仲峰表示,乳癌的治療通常容易許多。主因是病患通常可透過自我檢查,較早發現病狀,並且及早就醫,使得存活率相對較其他癌症高出許多。



他指出,乳癌依腫瘤大小跟淋巴結的感染數,可分為0期、1期、2期、3期、4期。0期、1期的治癒率最高,只要服用藥物,並進行放射性治療,通常治癒率可以高達9成以上。2期以上的乳癌患者雖然需要進行預防性化學治療,不過,8成以上患者通常也能夠獲得良好的療效。



若是在懷孕期間發現罹患乳癌怎麼辦?

邱仲峰建議,應該依照懷孕期間及孕婦身體狀況處理。一般而言,醫師會建議以保住母體為優先,若到懷孕後期才發現罹癌,醫生則會視情況給予建議。



比如,已到懷孕後期,但母體罹患的乳癌尚在第1期、第2期時,醫師通常會建議待生下孩子之後,再進行相關治療。但如果已經進入第3、4期,一般就會建議優先保住母體,進行必要的癌症治療。



高危險群 保險公司保不保?




從核保角度來看,保險公司會不會因被保險人是乳癌的高危險群,就不予接受承保?



李淑娟表示,保險公司雖然會整體考量客戶的投保年齡、健康狀況、過去及家族病史,但一般不會限制高危險群民眾不能投保,不過可能會採加費、批註等方式處理。



另外,乳房良性腫瘤患者若要投保癌症險,保險公司會拒保嗎?



李淑娟說明,由於乳房良性腫瘤進展成惡性腫瘤的機率很高,保險公司通常會先了解該保戶的治療狀況,並追蹤後續治療及身體健康情形,然後綜合評量,通常也會以加費或批註的方式處理,較少有拒保的情形。



至於曾經罹患過癌症的民眾,因為罹患第2種癌症的機率遠高於一般人,是否會遭到拒保呢?李淑娟說明,保險公司一般不會直接拒絕有癌症病史的民眾投保,但不可否認的是,保險公司在核保之前,一定會作非常審慎的評估,包括癌症治療狀況、癒後追蹤等,即使通過核保,保單通常也會加收保費,並批註說明若同樣的癌症再度復發,屬於不保事項。



假設民眾在投保防癌險時,已註明曾經罹患過乳癌,並遭保險公司批註除外後,萬一後來罹患肝癌或其他癌症,保險公司是否會理賠?



李淑娟表示,只要是保險公司在審慎評估後核保的保單,在既定的保障範圍內,一定會給付理賠。



併發症 是否也有保障?




邱仲峰指出,乳癌存活期相當長,卻有很多併發症,最嚴重的就是手臂淋巴水腫。

發生淋巴水腫的原因,邱仲峰表示,主要是因為切除乳房之後,腋下淋巴結變少,使得手臂淋巴系統循環越來越差。而這種病變不僅無法根治,外觀上也相當明顯,僅能靠復健或藥物來減輕症狀。



至於因為癌症所引起的併發症,保險公司通常會怎麼處理?

李淑娟表示,目前市面上只有部分防癌險將併發症納入保障項目,甚至明訂必須是與癌症有直接關聯性的病症,保險公司才會理賠。例如某些病患會因為服用抗癌藥物,引起骨髓炎,因為與癌症有直接關聯性,保戶才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理賠。




健保不保的 商業保險給你保




李淑娟表示,在乳癌的治療過程中,健保只給付部份藥物,許多標靶藥物,因為法令限制,無法獲得健保給付。這種時候,商業保險就顯得格外珍貴。因為只要保戶向保險公司提出醫師診斷證明,指出該項藥物為必需用藥,保險公司就會給付理賠金,替保戶解決龐大的醫療費用問題。



此外,李淑娟也表示,目前市面上的防癌險大多相當完善,不管是門診、化療、還是手術治療,保戶都可以向保險公司申請給付,部分癌症險保單甚至還提供第0期(原位癌)、義乳重建等保障。因此,健保不給付的部分,民眾還是可以藉由商業防癌險,獲得更好的保障。



如何進行乳房自我檢查




檢查時機:




一般婦女:生理期後一週內實施

停經或更年期婦女:每月固定一天實施




檢查方法:




步驟一 洗澡時檢查:

沐浴時,在胸部抹上肥皂,以便手指滑動檢查。檢查時,一手放在腦後,一手手指伸直併攏,用手指指腹,以螺旋狀的方式,仔細按壓乳房每一部分,看看是否有硬塊,並以此法左右互換檢查。

步驟二 鏡前檢查:

站在鏡前,雙手垂下,檢查乳房外觀是否正常。須注意乳頭是否凹陷、乳房周圍皮膚是否有皺縮或隆腫的情況?輕捏乳頭,是否有分泌物?腋下是否有淋巴腺種等?然後再將雙手高舉過頭,反覆檢查一次。



步驟三 平躺檢查:

仰臥床上,將左手枕於腦後,將右手手指併攏伸直,輕壓左邊乳房作圈狀按摩,依順時鐘方向進行檢查,且須至少按摩3圈以上,乳房豐滿者,建議可以放置小枕頭或摺疊的毛巾於左肩下,以便於檢查。左側乳房檢查完之後,依照上述方法,改用左手檢查右側乳房。

(資料來源:行政院衛生署)




乳癌的分期




乳癌的分期,主要是根據腫瘤大小、腋下淋巴腺轉移與否、遠處是否轉移等症狀來進行分類,一般可以分為5期:


第0期:亦即一般所謂的「原位癌」,此時癌細胞仍在乳腺管基底層內,還沒有真正成型,如果沒有定期進行檢查,不易發現。

第1期:腫瘤小於2公分以下,且腋下淋巴結無癌細胞轉移。

第2期:腫瘤介於2至5公分之間,或腫瘤小於2公分,但腋下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

第3期:局部廣泛性乳癌,腫瘤大於5公分,且腋下淋巴結有癌細胞轉移,或胸壁皮膚有浸潤乳癌。

第4期:轉移性乳癌,已有遠處器官轉移,如肝、肺、骨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pcbipqc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